2005/07/01 | 人民币升值
类别(经济文库) | 评论(0) | 阅读(551) | 发表于 20:57
2005年3月,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将“出其不意”。这使得一直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国内外投资者意识到,人民币汇率会成为2005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最大悬念。4月,美国参众两院先后以不同的形式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使得人民币的政策悬念增加了国际色彩。

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徐兴堂 江国成 王卫平)一批著名的金融专家17日在北京举行的《财富》论坛上批评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美国应通过解决自身经济问题来削减赤字,促进就业。 [1]
人民币会在国际压力下调整吗?

  美国的政治家似乎认为,通过促使人民币升值,就可以缓解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2004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已经占到GDP的5.5%。从目前的形式看,这一趋势还会继续。[2]
研究表明,如果完全期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化解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问题,美元至少要再贬值30-40%,这不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因此,美国希望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以缓解美元的贬值压力。从客观上说,这是美国极力促使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种方法会有用吗?里根时期美国同样遇到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双重压力,最后是通过广场协议,其他国家尤其是日元大幅度升值、美元大幅度贬值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次美国似乎找错了替罪羊。以中国目前的有限规模,人民币汇率即使大幅度升值,对于美国贸易状况改善的影响也十分有限。美国的贸易逆差超过了6000亿美元,中国的顺差只有400亿美元,即使通过人民币升值全部消除中国对于美国的顺差,也并不能扭转美国的贸易格局,更何况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双方的贸易更大程度上是互补的。

  从全局考察,目前美方迫使人民币升值,并不一定会形成对美国有利的格局。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所形成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得中国积累的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在以美元为主要形式持有时,为美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和财政失衡提供了融资支持,同时也有利于美国维持一个有利于增长的低利率水平。人民币升值可能会打破这种脆弱的平衡。一部分美国的政治家过分关注短期的贸易摩擦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这些政治家经济上缺乏宏观眼光。

  国际政策协调更有效

  实际上,以中国与美国这两个高度相互依赖的经济看,美国如果试图单方面采取什么大规模的关税措施,实际上不仅效果会十分有限,而且最终也会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以中国的汇率决策逻辑和过程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更多考虑的是通过汇率的主动调整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内部与外部均衡,控制外汇汇率风险。如果美国的部分政治家仅仅片面考虑自身利益,盲目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在中国经济界产生一种强烈的抵触和反感情绪,这种反感情绪反而可能在中国经济本来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升值时,经济决策者反而不愿意采取升值措施。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格局下,美国要调整其贸易结构,还是回到国际政策的协调上来更为有效,特别是美、欧、日三方。美国应当积极增加国内储蓄,欧洲和日本应当就是推进结构改革和刺激内需,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适当调整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形成一个协调运行的新格局。

  汇率调整将“出其不意”

  对于中国来说,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上,现在应当抛弃的是新兴市场可能会经常遭遇的“浮动恐惧”、“升值恐惧”,并积极推进改革,为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加大和人民币汇率水平在“出其不意”的时候进行适度的重估创造条件。在一些基础性的市场条件不具备时冒然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幅度和汇率重估,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形成显著的冲击,不仅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对全球市场也必然会形成一个震动。

  事实上,一个相对完善的外汇市场是市场化的国际收支调节的基础之一。外汇市场发展的基础之一,则是让商业银行和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对企业来说,主要是改进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强企业支配外汇的自主权,让企业成为使用外汇的真正主体;于银行来说,则是使商业银行能够自主决定外汇市场的交易行为,其中最为关键性的制度之一应当是做市商制度,使得中国的外汇市场在做市商制度基础上成为一个多元化、分散化的市场。另外,发展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也是发展外汇市场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外汇市场商的交易主体都是具有同质性,在外汇的供求上容易形成同向波动,而一个相对平稳的外汇市场需要交易主体的多元化。

  尽管我们不能确定中国何时调整汇率,但是至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主要是在考虑经济运行的内部和外部的均衡基础上决策的,同时在中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承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责任。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相关阅读:

  应以平民化视角看人民币升值 多为百姓排忧解惑

  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问题一次次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出于不同动机的不同声音,时刻充斥着我们的耳膜。以致于美国国会下属的顶级“智囊团”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最近也跳出来对人民币发难,要求人民币汇率至少大幅上调25%.而国内也不乏诸如“人民币升值就是对美元贬值纵容”等支持人民币现有汇率不变的声音。各种言论又开始粉墨登场,并就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开始吵得面红耳赤起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老百姓似乎不大容易听到以“平民视角”来审视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专家学者的声音;哪怕给手头持有大把人民币,却对“何去何从”感到迷茫的普通百姓以清晰指点的声音,也并不多。阅读全文

  美联储再次升息 美国财长称人民币升值也应行动

  美元汇率在美联储再次升息及良好就业数据的支持下上扬,欧元兑美元汇率从周一的1.2956美元下降到周五的1.2815美元;同时,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04.45日元上升到105.04日元。市场关注的焦点是美国经济增长状况和关于人民币汇率可能增大波动幅度的传闻。阅读全文

  金人庆:热钱狂炒人民币升值 中国汇制难改革

  财政部长金人庆表示,人民币炒风日趋炽热加深中国放宽人民币紧钉美元汇制的困难度。金人庆藉出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亚洲发展银行(ADB)年会之便,在与其他各国财长会晤后的记者会上表示:“预期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持续狂炒,使得中国难以进行汇制改革。”美国及欧洲不断呼吁中国放宽实施有十年之久的人民币紧钉美元汇制,指责中国藉此蓄意压低人民币汇价以取得出口竞争优势,中国人行行长周小川在4月23日表示,外部压力可能迫使中国加速汇制改革。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是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的罪魁祸首。人民币如果进入一个升值周期,房地产泡沫就会出现。

  到底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了中国或者准备进入中国“豪赌”人民币升值?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但有一些数据和现象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来一直非正常地增长。目前外汇储备达到6600亿美元左右,其中2004年增加2000亿美元,增幅超过50%,实际利用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总计小于1000亿美元,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增长很快,说明很多资本不是通过正常的贸易和投机进来的。特别是误差和遗漏项由1998年的负180亿美元变成2004年正的270亿美元,说明资本由外逃变成了悄悄流入。其次,建设部谢家瑾司长透露,2004年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超过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3,同比增幅高达34.2%;2005年1~2月,上海市境外居民购房规模超过4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倍半。

  政府把国际游资当成洪水猛兽,开发商却把国际游资当成救命稻草。因为政府宏观调控后,银行的钱贷不出来了,苏浙民间资本也更加谨慎了,国际资本的进入成了维持房价“高烧”的希望。

  我们的近邻日本在上世纪末曾遭遇过类似的问题。1985年的“广场协议”令日元汇率在10年间里升值近3倍。随后,日本经济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从1987年到1990年,住宅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4.41%、商业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5.6%。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本,东京的地价等于整个美国的地价总和;东京三越百货公司门前的一块土地价格能够买下整个美国好莱坞的土地!资产泡沫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正常循环,并为1990年的股市大跌、企业倒闭、经济崩溃埋下了伏笔。

  目前,如果中国政府出于实际经济发展的考虑或者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那对于房地产价格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低利率政策诱发泡沫形成

  日元升值导致日本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为了降低成本,日本企业纷纷投资海外,特别是日本传统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劳动密集型生产,日本出现产业空心化趋势。产业的空心化使日本国内就业增长出现困难,从而导致国内购买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空心化的速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企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从1986年开始,日本银行连续降息,基准利率从1986年1月的4.5%下调至1987年2月的2.5%。超低的利率使得大量的资本流向房地产等非生产性行业,房地产、股票价格短期内快速上涨;房价、股价的上涨后抵押给银行可以得到更多的贷款进行新一轮的投机,日本经济进入一个泡沫累积的过程。

  房地产泡沫的另一个后果是使得制造业的成本进一步上升,银行也更加愿意贷款给获利丰厚的投机性行业而不愿贷款给生产性企业,恶化了企业的生存环境,迫使生产性企业转移到海外。

  结果,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使资本流向生产性行业而是流行了房地产、股票等非生产性行业,到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为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上升为37%。

  国际资本的投机加大了泡沫程度

  广场协议后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即使投资的资产日元价格没有升值,也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获得5%以上的收益。而实际上日本国内由于低利率政策刺激了股市和房市价格的快速上涨,因此国际资本投资日本股市和房市可以获得双重收益——资产价格的升值和日元的升值。在双重收益的刺激下,国际资本在广场协议后更多地进入了日本,大量从事于股市和房市的投机。

  国际资本的流入又产生了三个短期效果。一是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加剧了日元升值的压力;二是国际资本投机于股市和房市加快了股价和房价上涨;三是国际资本流入使得日本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这三个效果都刺激短期内日元进一步升值、泡沫进一步膨胀,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投机。

  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日本国民的真是生活水平要比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低很多。

  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土地价格严重脱离实际价值,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便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然而为时已晚,紧缩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累积的泡沫已经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害,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中国经济尚难承受

  如果现在人民币就进入升值的过程,我们认为很可能重蹈日本覆辙,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首先,中国目前的企业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企业相比,对升值的承受能力更低。80年代日本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企业在资本、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国际竞争能力很强,出口商品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因此即使在广场协议以后,日本的出口额继续增长,贸易顺差保持在500亿美元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出口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参与国际竞争,一旦人民币升值,出口将大幅下降,进口大幅增长。

  其次,由于中国经济不能一次性承受较大的人民币升值,政府只能采用逐步升值的办法,这实际上强化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中国政府多次强调不会迫于国际压力进行汇率改革,这样的承诺可信度很高,因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得到了证实。目前,很多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豪赌”人民币升值,但它们还比较谨慎,因为这场赌博的政策风险很大。一旦中国政府放开人民币升值的口子,政府的承诺可信度就大大降低;如果升值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幅度,就打消了国际游资的疑虑,肆无忌惮地进入中国投机房地产市场。类似于日本的国际资本投机冲击扩大泡沫的过程就会出现。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在广场协议以前,股市和房市还是比较健康的;但中国由于前几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已经连续6年快速上涨,目前上海房价近乎是1999年的3倍。我们在分析日本泡沫经济时看到,一旦泡沫形成,短期内具有自我强化的功能。

  我们的对策

  汇率改革要坚持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首要考虑的是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曾讥讽美国“本国经济出现了问题,就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这种做法很奇怪,在货币史上也是罕见的”。所以能拖则拖是目前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拖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增大了国际游资的投机成本;二是弱化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果在这两者的作用下迫使国际游资撤出中国,进一步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于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用升值以外的方式解决,比如国内出口企业行业自律、国家进行出口配额限制等等。

  如果人民币要升值,更应该在人民币升值以前使得房价回归合理,避免人民币升值后导致房价出现快速增长。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欠完善,投资的渠道不是很多,股市存在一定问题,房地产成为国际游资最可能的投机渠道。把这个渠道堵死了,可以大大减少国际游资冲击的可能。这中间,对银行向房地产业的贷款要严格控制,因为银行资本既是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制造者,又是风险的最终承受者。

  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把外资引向生产性领域。现在中央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下面就到处找海外资本解决资金问题,而且把海外资本进入中国看成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有潜力的一个标志。很多地方和企业把人民币升值和房价上涨的双重收益作为诱惑来鼓励国际游资投机房市,危险是非常大的,是牺牲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国民经济安全为局部的、短期的利益服务。

  (作者系中瑞市场研究公司宏观研究部博士) [3]



[3]从日本教训看 人民币升值将造成房地产泡沫出现http://business.sohu.com/20050624/n226064856.shtml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应顶住人民币升值压力

--------------------------------------------------------------------------------
2003年03月18日 09:51



  中新网3月18日电 中国青年报援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创建欧元的理论奠基人罗伯特·蒙代尔的说法,称中国应该顶住外来压力,不让人民币升值。

  报道称,就在日本发起一轮又一轮对人民币的攻击后,日本媒体不得不哀叹强行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没戏。与此同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创建欧元的理论奠基人罗伯特·蒙代尔在日本东京要求中国应该顶住外来压力,不让人民币升值,而且,人民币不升值就是要吸取日本的教训。这对日本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

  3月11日,中国青年报曾以《人民币币值稳定招惹日本不痛快》为题揭露日本不断妖魔化人民币。此后不久,日本某主流媒体曾以《人民币升值遥遥无期》为题哀叹日本强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努力没有结果。该通讯社引述日本财务省官员的话说:“中国不可能在两三年内采取措施让人民币升值”,因此,建议日本当局对中国要打持久战。

  该通讯社报道说:“日本政府内部要求中国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动向愈发高涨。虽然日本此举旨在激起国际舆论以阻止中国出口急剧扩大的势头,但是,对最重视稳定成长的中国做工作是很困难的,日本将不得不在此事上打长久战……由于货币问题关系到主权问题,作为日本,只能在多国协作的机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意见交换。”

  此外,该通讯社引述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的话透露说,今年2月在“西方七国”财长、央行行长会议上,日本提起人民币的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专务理事表示有意对此事在国际机关进行讨论”,盐川还自信地表示:“各国对此有所反响”,认为在引起国际舆论一事上取得了成果。

  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创建欧元的理论奠基人罗伯特·蒙代尔上周五在日本东京举行记者会时表示,中国应当顶住外来的要求升值人民币的压力。他认为,人民币一旦升值,对中国国内以及亚洲地区的经济势必产生负面影响。蒙代尔说:“在我看来,将人民币升值是一个糟糕的主意,它将加剧而不是防御中国通货紧缩的现象。”

  尽管如此,日本当局一直在各种国际场合批评中国用通货紧缩政策换取出口领域的竞争优势。对此,蒙代尔反驳说,香港和日本都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而且情形要比中国厉害,但还没有人批评他们玩弄紧缩政策促进出口。

  蒙代尔认为,中国应该继续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同美元挂钩、固定汇率的政策。他说,人民币的升值将钳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对该地区的其他国家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一发展势头又将降低直接投资者的在华利益,日本的利益会首当其冲地受到打击。

  据法新社报道,蒙代尔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另一论据是,中国多年来将固定汇率视为货币政策的基础。“中国政府应当汲取日本的教训”。日本在70年代末对其货币政策失去了控制,导致日元开始了至今尚未结束的动荡时期。80年代,日本不断受到来自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要求升值日元的压力,日本不得不就范之后落得了今天的地步。蒙代尔认为,如果北京也允许人民币自由浮动,人民币将会落得同日元一样的下场。

  蒙代尔还强调,一个对外汇兑换实施控制的国家永远不必将其货币升值。政府应该做的是放松他们的控制,逐步朝着货币自由兑换的方向发展。人民币对外币实施的是有限自由兑换制。中国政府正是通过兑换汇率控制货币政策的。目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比8.27左右。[4]
[4]http://www.chinanews.com/n/2003-03-18/26/283569.html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应顶住人民币升值压力











[1]美国压人民币升值成《财富》论坛众矢之的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5/18/content_2968565.htm
[2]http://business.sohu.com/20050509/n225475926.shtml国际压力逼迫人民币升值 美国找中国当替罪羊
0

评论Comments